《三峡》的教学设计

时间:2023-11-02 02:44:05
《三峡》的教学设计

《三峡》的教学设计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三峡》的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三峡》的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积累文言词语,掌握读音和意义,领会课文内容。

2、过程与方法

在反复朗读、整体感知基础上把握各段写景重点及景物特征,体会文章整体布局的妙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作者笔下三峡的独特风光,激发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反复朗读课文,把握各段写景重点及景物特征。

教学难点:

体会文章整体布局的妙处,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学生课前预习要求及预习作业。

要求:

1.借助工具书和课下注释,读准字音,准确、顺畅地朗读课文。

2.疏通文意,能用现代汉语说出文句的主要意思。

预习作业:(见本课“教学文本”中的“课前预习”)

课前预习

1.一读课文,借助书下注释及有关参考资料完成下题。

(1)读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阙( ) 嶂( ) 曦月( )

襄陵( )沿溯( )素湍绿潭( )

漱( ) 属引( )绝巘()

(2)文学常识积累

《三峡》的作者是北魏的,选自《》,这是一本有很高文学价值的专著。三峡是指长江中上游湖北、重庆两省市之间的峡峡和峡。国家投入大量资金已在此建成。

2.二读课文,借助书下注释及有关参考资料,解释下列实词

绝巘多生怪柏_________________或王命急宣__________________

略无阙处_____________________虽乘奔御风__________________

不见曦月_____________________猿鸣三声泪沾裳______________

飞漱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林寒涧肃____________________

3.三读课文,初步口译句子,了解课文大意,在课本中注明你的疑问:

疑问摘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导入新课

播放电视片《话说长江》有关“三峡”的片断以及长江三峡的风光辑录片,学生观看后,教师导入:美丽的三峡的确让许多人为之陶醉,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挥毫泼墨尽情描绘,也写不尽长江三峡的俊美。北魏著名的地理学家、散文家郦道元就曾来过此地,用自己的亲见亲历撩开了三峡的神秘面纱,让世人真正认识了这一鬼斧神工的自然奇观。这节课,让我们随着郦道元的脚步,回到1500年前,一起来领略那时三峡的美丽风光吧。

三、检查学生课前预习情况

1、教师根据对预习作业抽改的情况,有重点的订正“教学文本”中“课前预习”作业第1、2两题。(视频展示)

2、检查

(1)学生朗读、点评。老师请五位同学朗读文章,比比谁读得好。全班同学一起监督,然后点评。(重点注意不读错字,不漏字,并把握好节奏)

教师总结指导范读课文后全班齐读。(配乐)

(2)看谁对文意理解得准。采取一组一人问,另一组任何一人译的方式,答对得10分,答错,则问的组得10分,每组限问5题。(教师针对学生翻译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及时点拨指正)

第二课时

四、深入研读

1、理清思路。

全文仅一百五十余字,却思路清晰、音韵和谐,那么郦道元是如何用凝练的笔墨将三峡的万千气象尽收笔底的呢?下面,就让我一起来看看课文按怎样的思路行文的?

(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思考后回答)

明确:

前三句总写了三峡的地貌特征,其余以夏、春冬、秋为序描写了三峡的四季景色。

2、深入研讨。

(1)三峡究竟有怎样的地貌特征呢?请同学们稍稍思考一下。

(学生思考后回答)

明确:

地貌特征有:山高岭连。依据“重岩叠嶂,隐天蔽日”和“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如果说山塑造了三峡的形,那么水便是三峡的魂。郦道元被后人誉为“善写山水的大手笔”,下面,让我们来看看他又是如何描写春冬景色的。

组织学生思考讨论:(生讨论,师巡视)

①请分别用四至六个字概括三峡的四季之景。

②作者是如何抓住特点描写三峡的四季之景的呢?

③文章为什么不按春夏秋冬四季更迭的顺序写景,而要先写夏景,并将春冬二季合为一体呢?

④文中曾写道“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但接下来又说“朝发白帝,暮到江陵”,这是否自相矛盾?

⑤本文结尾引用渔歌起到怎样的作用?

讨论交流明确:

①三峡春冬之景是清荣峻茂;三峡的夏天水流湍急;三峡的秋天是水枯谷凄。

②写春冬之景从色彩的角度描写,如“素湍绿潭”,还采取了动静结合的手法,如“回清倒影”“飞漱其间”等。同时“素湍绿潭”一句是从俯视的角度写的,“绝巘多生怪柏”是从仰视的角度写的。

③因为三峡的水最具特色,而水又以夏水最盛,长江在三峡段的迅疾凶险之特征亦体现得尤为突出,故作者将“夏水”置于首位。相较而言,春冬二季的长江皆有“清荣峻茂”的盎然情趣,故而合为一体描绘。

④这是本文的一个难点。前句是概述夏季江水的凶险,在通常情况下,船只因江水流速过急,不会冒险出发,但在“王命急宣”的情况下,船只一旦起航,便可“朝发白帝,暮到江陵”。作者正是通过一般和特殊这两种情况的对比性叙述,表现夏日的长江水势大,流速快。

⑤结尾引用渔歌更反衬了三峡的凄凉。在行文的过程中,如果恰当引用古人诗词佳句,不仅可以准确地表现文章的中心,而且可以增强文章的文学性 ……此处隐藏19822个字……六单元的第二篇文章。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7-9年级学生“阅读浅显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旨在通过对它们的学习,让学生逐步接触、了解我国古代的优秀文化,引起学生学习古代散文和诗歌的兴趣;让学生感受到古代文学作品的美,初步了解我国古代诗歌取得的辉煌成就。感受古代诗文的美;激起学生学习古代诗文的兴趣。本文在第二个文言诗文单元学生通过上一个单元的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文言词汇的积累,掌握了简单的学习文言文的方法。《三峡》是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中关于三峡的一段注释,同时也是一篇很好的写景散文。课文通过对三峡的山水和一年四季三峡景色的描写,向我们展现了三峡的美丽风光。文章写景生动,用词精准,有着一种特殊的艺术魅力,尤其是作者的描写手法以及成功的运用了对偶、夸张、引用等修辞手法和衬托的写作手法,更是令人赞叹。

我想在预习的基础上进行指导,要求学生利用注释和工具书通译全文,达到理解全文的基本内容的目的。以读为主,通过朗读、讨论等手段,理解文章的美和写作的妙处。

《三峡》的教学设计14

教学要求:

1、 根据词句理解自然段的意思。

2、 感受长江三峡风光美,热爱祖国的山水。

教学重点:

感受三峡的风光美。

教学难点:

课文描写的景、情如何在学生身上实现内化。

课前准备:

多面体课件

教学模式:

重点突破,自我探究,整体感知课文,把握课文重点,学生通过主动学习,自我尝试,自我探究,突破难点和重点,在此基础上展开讨论交流,教师适当点拨,并进行迁移发展,实现学懂后的学会。

教学过程:

一、 引题,欣赏,直观感受。

1、长江以其雄伟磅礴的气势自古以来吸引了无数中外游人纷纷前来观光游览,它和黄河一样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你们想不想去看一看?

2、欣赏长江三峡风光录象。

3、欣赏后,你有什么感受?让学生说说。

二、 整体感知,把握重点。

1、自读课文,找出课文中最能体现作者感受的句子。

“啊,百里三峡,好一幅百里山水图。”

指名读,齐读,读出对长江欣赏、赞叹的感受。

2、 读了这句话后你有什么问题?——归纳:百里三峡图里有哪些景物?为什么说它是百里山水图?

3、 从课文中找找这两个问题的答案。

山奇、水急、船险

三、 学文第三、四、五自然段。

1、 学习第二自然段

(1) 、自学第三自然段,学后交流:

你学懂了什么?抓住哪些语句学的?

刀砍剑劈像……像……还好像

(2)、感情朗读

(3)、教师适当小结。

2、 比较第二与第三、四自然段的异同。

同:写法相同

异:描写景物不同

3、 学习第三、四自然段

(1) 、学习小组为单位自学第三、四自然段

(2) 、抓住重点词句交流探究:课文写了景物的什么特点?怎样来写的?

(3) 、感情朗读

4、 选择自己喜欢的自然段读一读,并指名读,说说为什么喜欢。

5、 山奇、水急、船险,充分展现了三峡风光,令作者情不自禁地发出感慨,

“啊,百里三峡,好一幅百里山水图。”

齐读

四、 学文六、七、八自然段。

1、 三峡不仅风光优美,还有许多迷人的传说,神女峰即是其中之一。出示神女峰的画面,描述神女峰的形状。

2、 齐读课文六、七自然段,指名说说故事。

3、 学了神女峰的故事,你对三峡这幅百里山水图又有了什么新的认识?

4、 再读“啊,百里三峡,好一幅百里山水图。”

五、 迁移发展

1、 古往今来,无数的文人墨客面对神奇的三峡,写下了无数动人的诗篇、故事,一曲《长江之歌》更是抒发了当代中国人对它的热爱。欣赏《长江之歌》

2、 以“长江三峡,我想对你说”进行说话练习。

3、 课后作业:寻找、收集关于长江三峡的诗歌故事,阅读时间交流。

《三峡》的教学设计15

教材简析

本文选自《水经》,以凝练生动的笔墨,写出了三峡的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作者写景善于抓住特点,三峡奇景,被描绘得淋漓尽致,采用大笔点染的手法,传达景物神韵。文章先写山,后写水,布局自然,思路清晰,节奏上动静相生,使一幅幅风格迥异而又自然和谐的画面跃然眼前。

作者运笔富于变化,有正面落笔,有侧面烘托,有粗线勾勒,有工笔细描,有明言直写,有隐喻暗示,有仰观远景,有俯察近物,有绘形写貌,有摹声录音,虽只几百字短文,却概括千里,包容四季,收纳山水草木,罗入清猿怪柏,可谓片言敌万语,尺素罗千里。

教学目标

1、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整体感知文意,积累文言词语,掌握读音和意义。

2、反复诵读,深入品味短文的优美意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品味文章的语言,感受作者景物描写的魅力,在课文的基础上做扩展联想,深入作品意境,获得美的享受。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齐读课题,谈对三峡的了解。

二、品析文字美

1、读正确:听录音范读,勾画圈点生字并看提示弄清读音-——大声练读、,用最短的时间读正确——赛读加深印象。

2、读流畅:指名读——学生点评——总结读流畅的方法:停顿分明,节奏感强——运用以上方法练读全文。

3、理思路:浏览全文,独立理出作者思路,寻找归纳景物特点——同桌交流——梳理:1)先写什么,再写什么?2)这些景物分别有什么特点,从哪些词句知道?你觉得画面美吗?

4、悟感情:作者对这里怀有怎样的感情,能理解吗?美美的朗读。

三、品味画面美

以春景为例赏析。

1、读相关句子

2、作者描绘了哪些景物,它的季节特点是什么,凭你的想象,画面中还会有些什么景物?

3、闭上眼睛,跟着老师的提示进行想象:组合景物,形成完整画面(显出来)——着色(艳起来)——动态想象(活起来)

4、表达通过神游三峡,感受到的美(说出来)

1)总结提炼学生的表达技巧美:结构好——顺序清——特点明

2)回到课文,再读文句,检验想象的合理性(放回去)

5、在想象中,同学们合理地添加了一些景物,为什么作者没写入文中——写作的需要(抓特点)

6、用以上方法,自由感知其他几幅画面的美。

7、用眼发现,感受三峡之美。(播放课件)

8、感情朗读,当堂背诵。

四、拓展延伸

1、三峡以美征服世人,文人墨客留下了丰富的诗篇——朗读欣赏相关诗文。

2、“高峡出平湖”与三峡工程,自然美与人力的完美结合。同时,也应留意不同的声音。

《《三峡》的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