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的乘法教学反思

时间:2023-12-11 09:11:10
小数的乘法教学反思

小数的乘法教学反思

身为一位到岗不久的教师,教学是我们的任务之一,对教学中的新发现可以写在教学反思中,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反思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数的乘法教学反思,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数的乘法教学反思1

一、情境引入

师:秋天到了,人们都在广场放风筝。有三个小同学也想去放风筝,他们想买一样的风筝(展示例题图)。大家仔细观察,从图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通过生活情境的引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渗透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的思想,

并为下面学生自主探究小数乘整数提供条件

二、自主探索

1.说一说如果是你,想买哪种风筝?

2、根据学生汇报情况,教师提出:xx同学说想买3.5元一个的风筝,那么买这样的三个估计需要多少钱呢?

师:你们能不能准确算出一共需要多少钱?

可能可想出几种不同的方法?

方法1:连加。

方法2:化成元角分计算,先算整元,再算整角,最后相加。

方法3:竖式笔算35角×3=105角。

方法4:竖式笔算3.5元×3=10.5元。

在实际的问题情境中,让学生运用原有的知识经验自主地进行估算、笔算,在培养了学生的估算能力、计算能力的同时,让学生懂得估算也是检验笔算的'一种方法。在探

究计算方法时,教师为学生搭建了充分发挥自己能力的平台,利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同时又了解了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竖式笔算。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比较看这个乘法算式,与以前学的乘法算式有什么不同?然后让学生尝试解决0。72×5使得同学们自己体会脱离元角分怎么计算理解算理算法。师:仔细观察乘法算式,谁能给大家解释一下,你是怎样计算的。

(教师重点引导学生理解3点:怎样把乘数转化乘整数;乘积如何处理;积末尾的如何处理。从而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算理。)

三,最后互动交流,总结概括

通过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充分展示学生的知识潜能及合作能力,并自主获取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理解算理。教师作为一名点拨者、合作者在重点处启发引导,帮助学生较好的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及方法。通过引导学生举例说明计算方法,给不同的学生思维发展的空间,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

在练习的设计上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既加强了学生对小数乘整数的理解,又使学生能够

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并使不同层次的学生从中体会到成功的快乐。)

小数的乘法教学反思2

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教材这样归纳:先按照整数乘法计算,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再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在实际教学中,还有学生根据前面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迁移归纳成: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积(指未化简的)就是几位小数。这两种说法实际上是一致的,都可由积的变化规律得出。因此,本课的重点和难点都应当在于帮助学生发现和掌握因数中小数位数变化引起积中小数位数变化的规律,形成比较简单的确定积的小数点位置的方法。关键在于适当弱化积的计算过程,突出寻找积的小数位数与因数的小数位数的关系,以保证学生思维的高效性,也避免计算枯燥无味的感觉。而教法上更多地可以依赖知识的生长结构迁移类推,让学生自主发现、归纳和掌握。

小数乘小数是第一单元的一个教学重点,它是在学生学习了小数乘整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我以为这一知识节学生已有了一定的基础,只要重点掌握了小数乘法的.算理,学起来应该是比较轻松的,可事实的情况大大出乎我的意料。由于对难点问题:积的小数点的位置处理得不到位,所以在课后练习中,学生出现错误的现象比较多:

1、方法上的错误。例如在教学例3(1.2×0.8)时,学生能流利地说出先讲两个因数分别扩大10倍,这样乘得的积就会扩大100倍,为了使积不变,最后还要将积缩小100倍;但是在计算的过程中,学生不能将算理与方法结合起来,不能正确地解决积的小数点的问题。

2、计算中关于0的问题。部分学生在积的末尾有零时,先划去0再点小数点;部分学困生在遇到因数是纯小数或因数中间有0时,还要将0再乘一遍。

3、计算上的失误。因数的数位较多时,个别学生直接写出得数(如2.15×2.1的竖式下直接写出4.515,没有计算的过程),做完竖式,不写横式的得数等。

面对学生出现的这样那样的错误,我不得不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课堂,审视自己的教学,并对此进行了深刻的反思。的确,说算理对于学生计算方法的掌握,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积极的作用。然而搞形式化说理,忽视学生对算理的感悟,则有害而无益,形式化说理,表面上看似乎有理有据,推理严密,但它不是建立在学生对计算过程和方法感悟的基础上,因而难以使学生对算理真正内化,难以使学生理解实现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新课标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基础是生活经验。虽然,教材中的例题也来源于生活实际,但是离学生的生活经验还是比较远的。如果能够找出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说出变化规律,效果会更好。因此教学中要准确的把握学生的学习状况,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小数乘法计算方法的依据因数变化与积的变化规律,因该放手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自己举例子说明积的变化规律,这样获得的积的小数点与因数的小数点的关系才是主动的。在讲算理的同时,重视计算技能的培养,细化类型,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正确的理解和掌握计算的方法,做到既重视教学过程又重视教学结果;既注重新旧知识的联系、讲清算理,又要突出积的变化规律、突出竖式的书写格式、突出因数中小数的位数与积中小数的位数的关系。这样才能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小数的乘法教学反思3

小数乘法是在三、四年级整数乘法和小数的基本认识的基础上的一个延伸。虽说是延伸,学生却不会会轻而易举地掌握知识,往往会错误不断、花样百出。总结起来学生出错的情况有四种:

1、方法上的错误:不会对位;小数乘法的对位与小数加减法的对位相混淆;而不是末位对齐。

2、计算过程出错。其中计算错误率是非常高的,加法算成了乘法,或者减法的都有。

3、小数点点错。看成整数乘法算好后,忘加小数点;或小数点打错位置。

4、做完竖式,不写横式的得数等。

所以本节课的复习目标为:

一、知道小数乘法意义。

二、掌握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点的变化。

三、掌握乘数的小数位数与积的小数位数的关系。

四、正确计算小数乘法。

复习重点为:

一、掌握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点的'变化。

二、掌握乘数的小数位数与积的小数位数的关系。

三、正确计算小数乘法。

本节复习课在课前我给学生设置了前置复习题单,这是 ……此处隐藏5132个字……续训练。应用小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时,有的学生不能沉下心来审题,做题习惯还要加强培养;在简便运算时,大部分学生能灵活地运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但有的学生运用不熟练如(5.4×10.2错写成5.4×100+0.2)还要对这些学生加强训练。虽然学生已经明白小数乘法的好处、算理,也明白积的小数位数是因数位数的和,可实际计算总有出错的现象,还需要继续加强练习;还要注重培养学生计算潜力和认真做题的习惯。

小数的乘法教学反思12

小数乘法这个单元的知识是在三、四年级整数乘法和小数的基本认识的基础上的一个延伸。我在教学中本以为学生会轻而易举的掌握知识,可是教学下来,学生做题的情况却出乎意料。经过单元测试,班级的情况不容乐观,合格率和优秀率都较低。总结起来学生出现问题的情况大致有两种:

1.方法上的错误:不会对位;计算过程出错。小数乘法的对位与小数加减法的对位相混淆;而不是末位对齐。学生在计算过程中花样百出的现象较多,如在竖式计算过程中小数部分的零也去乘一遍;每次乘得的积还得去点上小数点,两次积相加又要去对齐小数点等。

2.计算上的失误:做题马虎、不仔细。看成整数乘法算好后,忘加小数点;或小数点打错位置;做完竖式,不写横式的得数等。

面对这种严峻的情况,使我不得不静下心来重新审视自己的课堂教学,并对此进行深刻的反思:

一、教师主导性太强

在学生做题中出现错误时,我总是急于给同学分析做错的情况,而没有让同学自己找找原因,如果让他们先想想小数乘法的法则,然后再跟错题比较一下,这时候有的同学可能自己找出错题的`原因,这样才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以至下次做题时不会再犯相同的错误。或者还可以把学生所有的错题的形式集合在一起,让学生自己“会诊”,找出错因。

二、忽视小数乘法和小数加减法计算的根本区别

小数加减法和小数的乘法最根本的区别就是小数点的位置情况,在开课之前我没能作出预料,可是在学生的做题中,我却发现了好多同学在学完小数乘法的末位对齐后,加减法就忘记了小数点对齐。

三、新授前相关复习不够到位

对于学生的学习起点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在学生的基础掌握不好的情况下,就应该先为学生作好铺垫,提前让学生作好整数乘法和小数初步认识的复习,而不应该急于按教学计划开课。如果在开始教学新知识时就把好计算关,给学生打好坚实的基础的话,就不致于出现正确率较低的现象。

经过此单元的教学,我找到了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也为我在下一部分的教学提了一个醒,使我越来越认识到:没有精心的备课,就没有高效的课堂。没有深刻的反思,就没有自己的教育信念,永远成不了具有自己鲜明个性的教师。

小数的乘法教学反思13

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计算教学直接关系着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掌握,关系着学生观察、记忆、思维等能力的发展,关系着学生学习习惯、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开学的第一节课,学生学习小数乘法中小数乘整数这一节课。新课程的教学在学生理解小数乘整数意义的同时,强化了算理的研究与算法的探索。在新课开始后,让学生观察信息,提出问题并列出算式。这时要求学生思考这个算式和我们以前学的有什么不同。当学生发现自己对小数乘法这个新知识还不理解时,就会产生求知的渴望,都希望自己成为探索者,把做题的方法弄个明白,于是我让学生动脑想想怎样计算58.6 6,他们就会去思考、去联系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来寻求答案。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已有的知识就象种子一样,生长成新的知识。接下来学生开始交流自己的计算方法,有的学生用连加的方法计算的,针对这一算法有学生提出异议,认为这种方法太麻烦;还有学生把58.6 6看作586 6,然后再把所得的积缩小10倍。这时教师引导学生针对这一方法大胆质疑,有学生问:为什么要把58.6看作586来乘、为什么要把积缩小10倍?

将这些问题直接抛给了学生,目的是引起学生的争论,在争辩中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拓展了学生与学生直接交流的`空间,让学生与学生直接对话,加深学生的印象,明确了把新问题转化成我们旧知识来解决,感受到了比数学知识更重要的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另外还有学生想出了课本上没有给出的方法,把58.6分成58和0.6两部份,分别和6相乘:586=348、0.66=3.6、3.6+348=351.6。在这里,不但看到了多种观点的分享、沟通和理解,更多的是多种观点的分析、比较、归纳和整合的互动过程,最终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对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有了更深刻理解。

俗话说两个人每个人一个苹果,相互交换,每人还是只有一个苹果,如果两个人每人有一种好的解题方法,相互交换,那么每人就有两种方法。这就是我们培养学生多元化思维的目标所在,只有多鼓励学生在学习中发散思维,互相交流,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也就达到了一题多解,经过日积月累也会有多题一解的效果。

小数的乘法教学反思14

本节课主要学习小数的简便计算,简便计算的依据是根据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得来的。本节课的内容对于优生来说,还是很容易掌握的,但对于学困生来说,有比较大的'难度。

本节课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让优秀的小组长担任小老师点对点的辅导学困生,这样既减轻了老师的工作量又提高了教学效果,同时也使优秀学生和学困生都有进步。这是非常好的。

在学习过程中,乘法的分配律则明显是学生的难点,部分学生无法举一反三。如4.8×9.9,2.7×99+2.7这些稍有变化的简算题错误率较高。在以后的复习课中,要重点复习乘法分配律的灵活应用。

在小结时,学生的表达能力比较有限,主要是因为平时训练不够,学生会用学过的知识解决一些数学问题,但却不能用语言概括这些数学活动,这需要以后的课堂中长期的引导。

小数的乘法教学反思15

小数乘法是在学生学习了整数四则运算和小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原本我以为这一单元学生已有了整数乘法为基础,只要重点掌握了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学起来应该是比较轻松的,可事实的情况大大出乎我的意料。在每节新知教学后的练习中,学生的正确率都不容乐观。造成错误的原因有两方面:

1、计算上的失误:看成整数乘法算好后,忘加小数点;列完竖式,不写横式的得数;计算过程中字迹不清或丢三落四现象。

2、方法上的错误:不会对位,常常把小数点对齐进行计算。

面对学生出现的这样那样的错误,使我不得不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课堂,审视我的`学生,并对此我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1、加强学生口算能力的培养。口算既是笔算的基础,也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提高学生口算的正确率以及加强学生口算的速度,对提高学生计算的能力一定会帮助。

2、重视学生的作业习惯培养。我把学生在明白算理后出现的错误,都简单的归罪于“马虎”,其实加强良好作业习惯的培养才是最重要的。良好的习惯不但能一改学生“马虎”的毛病,它还能为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带来帮助。在平时的数学教学中,需要我们老师的正确引导和激励。

《小数的乘法教学反思.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