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教学反思

时间:2024-01-01 15:38:12
《狼》教学反思(15篇)

《狼》教学反思(15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课堂教学是我们的任务之一,在写教学反思的时候可以反思自己的教学失误,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狼》教学反思,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狼》教学反思1

《狼》一课,是一片故事性很强的文言文。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在课堂有效时间内取得更大的“效益”呢?

为此,我深钻教材,绞尽脑汁,大胆进行创新,把原本两课时完成的内容改为一课时。两课时的内容一课时完成,这种“狼吞虎咽”的教学方式,显然是不合宜的,终将导致学生“消化不良”。我冥思苦想,突然灵机一动:新课改不是要求师生互动吗?对,把一部分任务留给学生,让学生课前完成,有了这个“指示灯”,我把预先设计好的教学设计进行了“改头换面”。课前给学生布置了学习任务:让学生通过阅资料,结合课文注释,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疏通文义,理清文章结构脉络。最后再把学生通过小组作探究、质疑问难的方式也无法解决的问题留给老师。在第二天的课堂上,原本应15分钟左右才能决的问题只用了不到两分钟的时间就轻松解决了,学生仅仅遗留下两个问题。我又用设疑的方式对学生的预习进行检测,学习兴趣高涨,课堂气氛也呈现了前所未有的局面,我看在眼里,乐在心里。想想自己第一次讲授文言文教学时,真是深有感触,给学生逐字逐句的翻译,我讲的大汗淋漓,学生的是一塌糊涂。现在我才明白,这种老师代替学生学得教法扼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幸亏我领悟的还不算晚。

为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在解读杀狼情节时,我精心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联系本段后面的问题,发挥自己的想象:想一想:如果这两只狼在一起商量如何进攻屠户,他们会“说”什么呢?我的问题一呈现,平时幽默风趣的周云现便迫不及待的说:“哥们,你在前面迷惑他,我在后帮你搞定”哥们,多亲切,多富有情趣呀,我大吃一惊,接着就是一个平时作文写得不错的女孩站了起来,她情真意切的说道:孩子他爸,我在前面诱惑他,你从后面打洞,到时我们的孩子就能美餐一顿了。把两只狼想象成一对相濡以沫的夫妻,我为之震撼,一个富有同情心,有着丰富的想象力的女孩在我脑海中定格了。

我以为学生很容易受本篇课文寓意的影响,认为狼就是阴险、奸诈、恶毒的象征,杀狼理所当然,顺理成章。为了避学生免这一片面、甚至是偏激的看法,我在培养学生多角度多层次看待问题方面下了大量的功夫,课前搜集、查询、整理有关狼的资料,为使学生的思想教育真正做到卓有成效,我故意创设了思想认知矛盾的情景,通过讨论,解决思想认知冲突,解决学生发自内心的思想需求,从而形成自觉意识。看到学生恍然大悟,看到学生能从不从角度分析问题、客观的看待问题,我心里的一点担忧便荡然无存。

我认为在讲授本课中最不满意之处在于解读完文章主旨后设计的一个问题:本文从整体结构倾向上看,主要写的是人,还是狼?学生不假思索的异口同声道:写人。学生整体得了这样的'答案,显然是出乎我的意料,“仔细揣摩课文…….”我稍加提醒和点拨,终于两个学生站在了问题的对立面。我在这两个学生陈述问题的基础上再加一点拨,其他学生才塞顿开。我原本以为这样的问题设计,学生会热情高涨,会争论的脸红脖子粗,会掀起“万丈狂澜……”。没想到学生会这样断然下结论,而对于这样的现象,我应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给予指正,再如同学能大胆的陈述观点,我更应该给予必要的表扬和鼓励,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可我却忽视了这关键的一点。

总之,文言文教学要想取得好的教学成果,教师要在创设情境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只是一个引导者、参与者、服务者,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只是为学生的“学”提供一个平台,通过“我朗读,我探究,我创造”等环节来锻炼学生的朗读、思维等多方面的能力。还要善于开发、挖掘学生的潜能,通过发挥想象,学生的智能才能得到淋漓尽致的施展。不断创设认知的情景,培养学生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狼》教学反思2

从文言知识着眼,蒲松龄的《狼》,无疑是集聚词类活用、句读、一词多义的典范之作。然而,就文章内容而言,本文故事性强,“狼”与“屠户”的争斗正切合着学生的阅读趣味,能唤醒学生强烈的阅读热情,这对于改善素来“低温”的语文课堂大有裨益;另外,从寓言的寓意把握为切入口加强当代学生的民族精神教育主要是公民人格教育(提高学生与邪恶势力作斗争的勇气与智谋)也是以《狼》为文本的教学能生发的课程内容。但是,文本价值的相对广泛性与课堂容量的有限性的矛盾使我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试图突破文道分离抑或重此轻彼的现状,谋求一种“鱼与熊掌兼得”的古文教学的理想。现状的客观存在决定这是一条荆棘小径,在艰难跋涉中,亦有几点收获,主要如下:

一、学生听课情况而言,由于我所带的七年级(3)、(4)基础不一样,所以学生的听课情况也不一样。文言文的学习中,文言词汇的`积累是不能规避的一项语文知识的学习。在授课中,我在学生初读文本时,根据学生的朗读实际,并在随后的重点字词的朗读及句读的掌握中,都是认真听,了解学生错读、误读的字词,读完后立即更正,这一方面,两个班相差不大。在文言翻译理解方面,三班的学生的学习兴趣极浓,学生在此环节的表现中都很出色,因为文章故事性很强,他们可以通过狼的本性“狡猾”、“狡诈”以及初读文章后对文章的理解等来推断文章的所表达的意思、主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高,课堂表现很活跃,也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成果。但是在四班,由于他们基础稍差,主动学习的能力薄弱,基本上靠老师讲解为主,不过,四班的孩子有一点很值得夸奖,那就是只要老师强调过的,叫他们记的东西,他们都很认真的听老师的话,总之,这篇课文,在“文”即文本理解这一方面两个班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二、对我自己而言也有收获, 在流程设计中,我力求走出学习文言文的既定模式(作家作品介绍---字词正音----字词解释、重点句子落实-----文章解读------内涵思想),首先,我把本文分成了几个画面,通过图片的形式把这个故事讲给学生,你是如何根据狗的状态判断这一幅画在前一幅画之后?学生的回答是:一只狼像狗一样坐着,一只狼走开了。我便会紧接着追问:像狗一样坐着,用简洁的文言来说是什么?学生答:犬坐。于是我趁势说:哦,犬坐,便是像狗一样坐着,而不是狗坐着,所以其一犬坐于前,是不应该读作“其一犬?坐于前”的,应该是“其一?犬坐于前(和学生一起回答)”当然,虽然设计这一环节是为学生理解文意服务的,但这并不代表本课的文言词汇的学习到此就告终。总之,“教学设计要服务于学生”、一切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中心是这堂课于我的最大收获。

三、初次真正的尝试“文”与“道”的结合。我主要是以“道”为主线,从“狼”的形象的品读,到屠户战胜狼的原因探讨,到寓意的理解,最后归结于现实生活中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该具备的斗争智慧。在“道”的层层深入下,旁 ……此处隐藏8448个字……变被动为主动,把知识的掌握当作一种精神的享受,在愉悦中得到美的熏陶,得到情感的审美体验。

《狼》教学反思14

《狼》这课是在20xx年4月17日在白云七中给初一(4)班的学生们上。这一天也是我第一次登上三尺讲台,心情很是激动,同时也有一点紧张。真正的教学实践活动和自己没上讲台时的预演是有很大差距的。由于没有经验,因此第一次对于时间的掌握及知识点的疏通我做的都不是很好。下面我对这次授课写一份教学反思,以便以后改正自己的缺点和弥补自己的不足。

首先,我问学生知道那些关于狼的成语。学生回答很积极,如狼心狗肺、引狼入室、狼狈为奸等等。从这些词语我们可以知道狼的一些性格特征狡诈、贪婪等。从而引入我上的课文《狼》。《狼》是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的一篇文言文,节选自清代文学家蒲松龄的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本文虽然短小,但故事情节丰富。所以介绍完作者及作品后让学生全班齐读课文,这篇文言文相对来讲不算太难,只要学上多读以及结合教材注解基本可以自己疏通文意。学生在读课文时,我对他们读错的字词进行矫正,并对部分句子的停顿进行明确。

其次,对文章进行品析。同样我也强调要多读,对文章进行分段讲解,同时让学生先对要讲的文段进行阅读。细读文段,讲解重点字词,句子,为了尽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我让学生对文段大意进行翻译,然后在明确。文言文教学有时会比较枯燥,只有调动学生让他们积极参与,自主探究,教师做引导,才能让学生主动学习,从而提高45分钟课堂教学的效率。这也是符合“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这一理念。要想让学生成为真正的主体就必须落实以读促学,多读是培养学生对文言文感兴趣的有效途径。但这一点我做的还是不够好。在重点字词讲解上我先让学生作答,然后明确,如同一字词在文章中不同句子的不同意思。这样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课堂气氛不至于太冷淡。学生的思维和我们是不同的,他们比较活跃,因此只有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才能更好的完成一堂课的教学。

再次,在教学过程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很重要,但课堂秩序也同样重要。有的学生在此基础上就捣乱,因此教学与课堂纪律也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也许是初次与这些学生合作,在这点上他们倒是没怎么让我为难。我想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会遇到来自学生的很多问题。我教学的《狼》这一课文章的.大致意思都梳理清楚,但45分钟一堂课的时间我还是没把握好,导致文章最终的主旨还没给学生明确就下课了。

最后,总的来说这次教学还是成功的,只是还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一、文章的导入是成功的,只是初次上讲台掌握不住时间,最终没有明确文章的主旨,课后一直觉得对学生有点愧疚,也是我教学本文的遗憾。二、我的综合能力还要加强,其中普通话必须加强训练。在板书上有待提高,教学前一定要有好的设计,否则书写时有可能乱。三、我对于整篇文章的思路还是比较清晰的,虽然在讲解时有的知识点详略安排的不是很好。在教学过程中及时将学生偏离文章主题的话题引导回来是很重要的,不能给学生错误的价值取向和人生目标。要给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奋斗目标。

这次实际教学活动让我学到很多。教师出来教给学生知识点,还要给他们一些人生坐标的引导。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是密切联系的失去一方,另一方就失去了它原有的意义。教师只是授之一学生以渔,主体还是学生。要让学生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个维度上都得到发展,但是这也必须有老师的启发和正确的引导。

《狼》教学反思15

一、课堂教学形式灵活多样

课堂教学形式是连接教学理论和实践的桥梁,对理论和实践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传统的教学形式大多数缺乏趣味,内涵单一。龙老师执教的这堂课,在这方面有所突破。

1.成功运用情境教学法。上课伊始,龙老师便通过播放课件,结合讲故事,紧抓儿童年龄特点,通过感官刺激,铺垫搭桥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把认知活动与情感活动结合起来,使学生很快对狼和小羊(的敌对关系)有了初步认识。

2.把活动引进课堂。龙老师这堂课,表演式教学发挥得淋漓尽致。通过学生分别扮演狼和小羊的角色,全面互动交流,达到了“以情煽情,有感而发”的效果。故事式教学在这堂课也得到了合理运用,老师结合动画图像讲故事非常成功。

3.把评价引进课堂。龙老师敢于打破过去课堂教学评价教师“一言堂”的现象,如开“读书会”的环节,允许学生选读自己喜欢的句子,鼓励学生之间互评,小组赛评,加上教师的导评,使课堂教学一次次推上高潮。

此外,龙老师还运用了“讨论法”“比较法”等,让学生不断参与实践。多种教学形式的交叉、合理运用,改变了传统教学串讲串问的结构,增加了课堂教学容量,节省了教学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率。

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贯穿始终

课堂上,龙老师安排了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议一议,比一比,演一演,说一说,如让学生自学第二次与第一次比、第三次和第二次比,你发现狼和小羊的态度有什么变化?猜一猜狼为什么不想争辩了?对于这些问题,老师放手让学生自己解决,真正体现对学生的尊重;龙老师还特别注意学生的参与形式,如分组讨论、开读书会等等,让学生参与面更广,使每个学生都能体会到参与的满足感、成就感,调动了他们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充分体现了教为学的思想,从而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是实现有效学习的重要方式。这堂课,龙老师首先将课桌“茶馆式”摆放,为合作学习创造了条件;以小组(自由组合的)学习为主的合作学习把个人自学、小组交流、全班讨论、教师点拨等有机结合起来,既有生生互动,又在师生沟通。在探究学习方面,老师设计了不少启迪思维、质量颇高的`问题让学生研讨,如:狼和小羊比,真正高大的是谁?你认为狼和小羊最后的结果是怎样的?你想分别对狼和小羊说什么?这些问题,注意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让学生的个性特长有了发挥的机会,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龙老师倡导并采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做法,着眼于学生潜能的发挥,培养了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三、课程意识得到明显加强

过去,不少教师把课程仅仅理解为教科书,理解为教师教的材料。其实,课程是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个因素的整合。这堂课,龙老师通过安排情境创设,角色模拟,联系实际谈话,根据所学所想续编故事,让每个学生都带着自己的经验背景,带着自己的独特感受,在课堂上进行交流,这就是对课程的创新的开发,一定程度上加强了课程建设,学生从同学身上、教师身上学到了不少教科书上没有的东西。

除此之外,这堂课从教学目标的完成、过程的调控、多媒体运用等方面都是做得较为合理和到位的,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记得有一位哲人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因为缺陷而完美。”也就是说,龙老师执教的这堂课也并非完全无可挑剔。如:假设给课文配上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进行情境朗读,那故事的一波三折、路转峰回,小羊的多舛命运会更震撼人心;假如在语言文字训练方面力度再大一些,这堂课的语文味会显得更浓些。

综上所述,我认为龙波涌老师执教的《狼和小羊》是一堂成功的、优秀的、典型的阅读教学课。

《《狼》教学反思(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