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妮日记》读后感

时间:2023-11-04 09:11:05
《安妮日记》读后感

《安妮日记》读后感

时间如快马般匆匆,一天又过去了,今天一定有不少的收获吧,是时候用心地写一篇日记了。那么日记有什么格式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安妮日记》读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安妮日记》读后感1

今天,我阅读了一本中国文学研究经典——《安妮日记》,我就像是进入了我们一个具有丰富学生多彩的世界。

因为,这一个经典之作,但也构成了文坛的一小部分,在同一时间,这本书也是一个完整的精彩的“精神世界”。

我阅读这本书,就像是我们经历了一场中国奇幻世界之旅。在旅途中,有欢乐与希望,也有一些忧愁和悲伤;有阳光与鲜花,也有一个黑夜与风暴。

读了这些最珍贵的文学经典后,我会更加聪明和强大,并获得生活中的充实和幸福。

《安妮日记》读后感2

《安妮日记》是犹太少女安妮。弗兰克在世界大战中遗留下来的一本私人日记,真实记录了安妮与家人等八个人躲避。

纳粹迫害而度过的长达两年的密室生活。

1942年6月12日,是安妮十三岁生日,她收到一个日记本,从此开始写日记。一直写到1944年8月,他们的密室被德国卫军查抄。不久,这个不满十六岁的女孩便被伤寒。

夺去了生命。这本日记成为人们对那场残酷的战争进行深刻。

《安妮日记》读后感3

安妮·弗兰克是个犹太少女,与父母,姐姐过着富裕安宁的生活。从1933年希特勒法西斯证券执政后,对犹太人进行残酷地迫害,使安妮一家人移居到荷兰的阿姆斯特丹。而在1942年6月12日,安妮过13岁生日,收到了一本日记本,从此与日记做朋友,名为“吉蒂”。这时候,德国法西斯已侵占了荷兰,对犹太人进行更为残酷的迫害。为了躲避,逃到了自己公司大楼的房屋里面,成为了他们隐蔽的“密室”,同样为犹太人的一些人也躲了进去……

《安妮日记》读后感4

日记本该是少年少女记录日常,平凡而快乐的“流水账”,而随时受着死亡威胁的安妮却留下了一本不一样的日记!因为希特勒发动的战争,她的美好花季被埋葬在纳粹集中营里,冰冷黑暗的集中营成了她人生的句点。战争不是我能想象的,我也不期望有战争来临,我只能敬佩和缅怀这位女孩,同时珍惜现在的时光。

“我希望在我死后,仍能继续活着。”

《安妮日记》读后感5

有位哲人说:蝴蝶之所以能破茧而出,是因为它在束缚中不断拼搏。茧,就好比一种苦难,在茧中不断拼搏,才会挣脱出来;如果蝴蝶不拼搏、不努力,只会作茧自缚,呆在那狭小的空间里,永世得不到挣脱。

所以说,面对苦难,不能望而怯步,要不断拼搏,在苦难中破茧而出,敢于直视人生的愉悦和惨淡。要学会像安妮一样,虽然苦难数不胜数,但她从未放弃过,对和平的渴望,对大自然的渴望,不都是她笑对苦难的表明吗?

《安妮日记》读后感6

你可能有写日记的习惯。“安妮日记”是记录生活的一个小女孩的描述的视角。

读过了《安妮的日记》看到了中国这个小女孩的愿望就是发展成为我们一个需要记者作家。

我想会有很多孩子喜欢安妮,作为法西斯疯狂咆哮的,笑着说,“我相信善良。”安妮永远不会忘记的赤裸的身体被剃了头空洞的眼神,永远......

希望通过类似的悲剧再也不是不要发生了。祈求世界和平

《安妮日记》读后感7

安妮日记中的安妮是一个犹太小女孩,她原来居住在德国的法兰克福,纳粹兴起后随家人避难到荷兰的阿姆斯特丹一个公司的密室里。她收到一本笔记本,安妮就把它当作笔记本了。

在密室里,他们每天的早餐是干面包和咖啡的代用品,午餐不是菠菜就是土豆,晚餐就吃黄油加蔬菜。每天都带着德国人随时来袭击的忐忑心情。他们简直像生活在地狱之中。

而我们现在的生活是多么幸福啊!和安妮当时的处境相比,简直是一个天堂一个地狱。我们现在生活在和平年代,不用担心衣食住行。

安妮在这么糟糕的环境下也坚持写日记,我们和她相比更加要好好学习。作文

《安妮日记》读后感8

《安妮自己日记》是(德)安妮。弗兰克在黑暗中写的成长教育日记。

通过这本书,我认识了一个心地善良,活泼可爱,又多愁善感的小女孩。安妮把秘密小屋里发生的事记日记。写下了她对世界战争的`看法。我感受到战争的残酷,我们要珍惜这个世界给我们一切!!我们要学会安妮坚强勇敢,微笑面对生活。

《安妮日记》读后感9

安妮在日记中写道:“我们能躲在这儿实在是太幸运!”

“看呢,这儿的就是我人生精彩的开端,所以越是在危险的时刻,我就越要保持镇定,用旁观者的姿态一笑而过吧。”

正值豆蔻年华的安妮,本应在这种时候尽情享受青春的魅力,却因为外面那些残酷,蛮横的战争,使她不得不躲藏在“秘密小屋”中达两年之久。她青春中最美好,最宝贵的两年也就在此白白断送……

《安妮日记》读后感10

安妮的经历是我们可能永远也感受不到的,她在那乌黑一片的环境中生活了整整二年。她渴望光明,她渴望和平,渴望见到平静的天空,渴望重新回到那美丽的大自然中去,这些都是我们永远感觉不到的东西。

现在的乌克兰、叙利亚的战争中,也可能有像安妮一样躲在秘密小屋里的人。他们也历经战争的折磨,但他们也没有放弃,依然乐观、顽强地活着。

所以我们要珍惜现在的每一天!

《安妮日记》读后感11

暑期我读了好多书,有一本让我难以忘怀,它就是《安妮日记》。

《安妮日记》是在宁波旅游途中买的,那时我一眼就看中了它,果然没选错。这是一个描写犹太人和战争的故事……书里既没有华丽的图案,也没有优美的词句,就是很真实的叙写了一个真实的故事。

在看这本书时,安妮悲伤,我也悲伤,安妮快乐,我也快乐,安妮忧愁,我也忧愁……

在后续中,描写了德军的残忍,让我们再次把和平放在心里。

《安妮日记》读后感12

安妮是一个普通的女学生,应该过着简单,快乐的生活,

但只因为她是一名犹太人,受到纳粹的种族迫害,她失去了自由,她不知忍受了多少艰难困苦,也不知和父母争吵了多少次,伤心过多少次,她才是一个十几岁的孩子呀!

虽然安妮只有十几岁,但她的表现超出她的年龄的坚强和勇敢,安妮的精神让我无比的感动和震撼!

《安妮日记》读后感13

由于种族的歧视,安妮他们的逃亡生活并不好过:明天都吃烂了,变质了的食物;没有什么合身的衣服;不能在屋内远动;不能看见阳光与光明;不能和小伙伴们一起玩耍学习;不能发出响声……在这些恶劣的居住环境下,他们还要时刻担心会来小偷;因为害怕被人发现而整天提心吊胆的;被突如其来的子弹和大炮吓到;有心事无人诉说,只能在被窝中偷偷抹眼泪……

在如此艰苦的生活下,安妮还是十分乐观,怀揣着希望:她相信英国很快就会打败德国;她相信这种日子很快就要到头了;她相信她一定可以熬到重见光明的那一天……

《安妮日记》读后感14

我读了安妮日记以后有很大的启发。

这本书的作者是安妮·弗兰克是德籍犹太人,1929年6月12日生于德国的法兰克福。她的父亲奥托·弗兰克经营着一家公司,家中有母亲和姐姐一家四口过着安宁的生活。

1942年6月12日,是安妮的13岁生日。这一天,他收到了一本精美的日记本。她开始写日记,并给日记本起了一个叫吉蒂的名字。

一个十六岁的少女,最大的愿望是当一名记者和作家,却因为希特勒发动的一场邪恶的战争,于花季之龄死于纳粹集中营。日记是安妮在遇难前两年藏身于密室中的生活和情感记载。

它的特点是内容非常的简练朴实。看完本书,希望安妮在天堂幸福快乐,一路走好。

《安妮日记》读后感15

周日去了一趟图书馆,在书架上发现了安妮日记。对其有兴趣,于是写了一篇读后感。

安妮是犹太人,在她13岁那年,由于纳粹对犹太人的清剿,随着家人开始了躲藏的生活。一开始,由于食物丰富,资源旺盛。安妮对这躲藏生活有点兴奋。

但是,随着德国与英国的战争,食物开始少的可怜。安妮的保护人有的不幸被抓,此时此刻,安妮是多么需要一位倾诉者。于是她与有点自闭的男孩彼得开始聊天,最后,他们开始有了感情。当然,在安妮以前的生活中追求者有许多,但在躲藏生活中只有彼得一位年轻男孩,自然也就有了感情。

安妮日记的真实是它独有的吸引力,它讲述着一位少女的心。最终,安妮没有成功脱险,但她用日记获得了永生。

《《安妮日记》读后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